上一篇引用了荷塘月色的例子,作為範本,現在稍作分析討論,供大家參考:
(一)
沿著荷塘,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。這是一條幽僻的路;白天也少人走,夜晚更加寂寞。荷塘四面,長著許多樹,蓊蓊鬱鬱的。路的一旁,是些楊柳,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。沒有月光的晚上,這路上陰森森的,有些怕人。今晚卻很好,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。
(二)
沿著荷塘是一條幽僻曲折的小煤屑路,白天也少人走,夜晚更加寂寞。荷塘四面長著許多蓊蓊鬱鬱的樹。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。沒有月光的晚上,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,今晚卻很好,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。
有細讀經驗的讀者,大概不難發現兩例的文字雖大致相同,但鋪陳出的氣氛感受卻十分相異。第一例,是朱自清慣用的語調,其中的分號,和許多作家的習慣不完全相同,他以分號區隔出主題,並向下開啟細節的說明。此外,他善用逗號區隔開主語,謂語,及謂語中的修飾成份,製造出一種徐緩的語調,正好符合他在荷塘邊,徐徐踱步徘徊的情調。而第二例則將原文的兩三個短句,濃縮為一句。原句的"荷塘四面,長著許多樹,蓊蓊鬱鬱的。"轉為"荷塘四面長著許多蓊蓊鬱鬱的樹。"原來表示靜態描摹的表態句,一改而為緊縮的敘事句,原來一邊環湖,一邊詠嘆的情調就轉成了一種直截說明的口吻。其他改句,也呈現類似這樣的落差,讓兩段落的氛圍斷然有別了。
看似僅僅改動了幾個標點符號,和少數的文句順序,便呈現出不同的美學效果,影響讀者的閱讀感受。這一方面讓我們看到標點在文章風格層次的重要性,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不同的句型,雖看似承載了相同的語義,事實上,在不同的句式框架,確有不同的言說效果,而這與語句背後的認知有關。
關於句式的認知或表達效果,屬於較為抽象的語言問題,或許在後出的幾篇文章會再論及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