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去使用語言,忽略了,其實我們正在使用的語言其實是既複雜又精確的。通過一些外國朋友的提醒,才突然發覺,原來我們的習以為常,早已囊括了複雜的思維與思辨。
外國人學華語,常對我們的量詞感到困惑不解,不是每種語言都和漢語一樣,對於量詞有那麼細緻的界定的。當然我們除了細緻的量詞分類以外,常常又有通用的規則,這導致了學習華語作為外語的學生們,感到困難。
我們試著來看兩組很常使用,看似簡單的量詞:條/絲/根還有頭/隻/匹,這些我們是怎麼分辨的呢?
首先,條和絲似乎都是用在細長的物體,但是絲比條更細,而根似乎是用在較硬的細長物體。表面上似可做出如此的分辨,不過套用在實際的例子中,就會見到模稜兩可的狀況。
我們會說一根頭髮,但不會說一條頭髮或是一絲頭髮(除非是文學性的文本,會看到一絲秀髮,這時使用絲則有美感的修飾效果)表示根也同樣能用在柔軟的長條狀物體。
當我們說一條魚,多半會想像到一條細長的魚,但是圓滾滾的八腳章魚或是扁平的白昌魚,我們用一條形容似乎也沒問題。
我們也會說一條狗,狗勉強可以被認作細長,可是我們卻極少說一條貓,常說一隻貓。這個分別又意味著什麼樣的認知區隔?
再來,頭/隻/匹,都可以使用做動物的量詞:
一頭狗,一頭象可以,但是一頭貓,一頭老鼠,不行。可見頭只能用在大型動物,如果是小狗應該不能用"頭"。
隻的普遍性較高,幾乎所有動物都可以用隻數算,一隻貓,一隻魚,一隻老鼠,一隻大象,一隻猴子,都沒問題。
但是一匹卻只能用在馬,驢子等可負重可作為交通工具的動物上,同樣可載重的大象,因為體型過大,極少以匹形容,但是並非載重且無法作為交通工具的"狼"卻也用匹。那這又代表什麼意義呢?我們又是如何區分的呢?
量詞在中古的時候大量發展,有些量詞流傳較久,有些新興的量詞在南北朝以後才逐漸加入,或許也是影響分類並不一致的原因,從不同的認知角度看待同一個量詞,量詞的語義內容便有所轉移。
不過"根"既可以用在"一根拐杖"--硬的長條物體,也可以是"一根繩子"--軟而有韌性的長條物,兩者的相同處在於"實心",這是從眼前語料中歸納的共通特性,目前尚不能以此界定"根"的語義。另一可能是,對於"根"的複雜認知,源於不同時期對於"根"的認識逐漸疊加進來,於是可以囊括硬和韌等特質。
最特別的還是,不論量詞背後所隱含的概念有多麼抽象與複雜,漢語的使用者,卻能掌握的恰如其分,這就是人類認知能力的微妙展現,也是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,必須更有意識去咀嚼文字內涵的原因。熟悉自己正在使用的字詞,句子,才能充分體會和掌握文字的精確性,與表達自我之間的關係。
留言列表